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正文

关于组织2025年度教育部项目申报工作的 通知

作者:时间:2025年03月04日 16:50点击数:

校属各单位:

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教育部社科司关于 2025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社科司关于 2025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社科司关于 2025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社科司关于 2025 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予以转发,请按照通知要求,做好申报工作。

一、申报方式

1.本次项目采取网上申报方式。教育部社科司主页(http://www.moe.gov.cn/s78/A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申报系统于2025228日开始受理项目网上申报。首次申报请点击项目申

报系统,进行个人用户注册

2.申请人可在申报系统下载《申请评审书》,按照填表要求填写后通过申报系统上传。

  二、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一)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1.本次申报不设课题指南(专项任务项目除外),申请人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特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认真凝练、自主拟定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

2.根据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公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本项目申报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逻辑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统计学;港澳台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3.项目研究期限为3年,具体类别分为:规划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8万元;自筹经费项目,经费由申请人从校外有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自筹,自筹经费不低于8万元。  

4.项目经费按照《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285号)使用和管理,需按照研究实际需要和资金开支范围,科学合理、实事求是按年度编制项目预算。

(二)2025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1.2025年度专项任务项目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为重点。申报人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突出问题导向,根据课题指南(见附件)提出的重点研究范围,结合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专长,认真凝练研究课题进行申报。研究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

  2.本专项任务项目所属学科门类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每个课题资助经费10万元,研究年限为2年。项目经费按照《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285号)使用和管理,需按照研究实际需要和资金开支范围,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按年度编制项目预算。

  3.最终成果要求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在中央主要报刊发表理论文章;(2)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的调研咨询报告。

(三)2025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的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1.本专项任务项目申报需根据课题指南(见附件)的重点研究方向申报,也可在符合课题指南前提下,结合实际认真凝练、自拟题目,并在课题名称后用括号注明所依托重点研究方向的序号。研究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

  2.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课题原则上每项资助2万元,研究周期为2年。

(四)2025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的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针对高校思政课,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学生思想理论困惑以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等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一线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形成可推广的示范成果。可在符合课题立项范围前提下,结合实际自拟题目。分为如下4种:

1.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拟设立80项左右,研究年限为2年,支持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学生思想理论困惑、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等研究,特别是重点资助开展课件制作、讲义研制、教学案例编写等应用导向的课题研究。

2.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拟设立20项左右,研究年限为2年,支持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方式改革创新,包括专题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

3.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2万元,拟设立20项左右,研究年限为2年,支持一批具有良好教学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校思政课中青年教师潜心教学,开展持续性研究。该项目结项成果要求高于其他一般项目。

4.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青年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8万元,拟设立80项左右,研究年限为2年,支持青年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重难点问题、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研究。

  三、申报条件

(一)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申报条件

1.申请人须为在编在岗教师,能够实际承担、组织研究工作;每个申请人限报1项,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其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2.申请人除符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外,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规划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

  (2)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11日以后出生);

  (3)自筹经费项目申请人,须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申请评审书》)“其他来源经费”栏填写经费,并上传学校财务处提供的委托研究单位经费到账凭证或银行回单等证明材料。

  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年内因各种原因被终止者,五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

  (4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人;

  (5)连续两年(指20232024年度)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

(二)2025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申报条件

1.申请人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人限报1项,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2.申请人除符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外,应为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的在编在岗教师,能够作为项目主持人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年内因各种原因被终止者,五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

  (4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人;

  (5)连续两年(指20232024年度)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

  (6)申请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其他类别项目者。

(三)2025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的申报条件

1.本专项任务项目实行限额申报,我校限报2项。

  2.本专项任务项目限高校专职辅导员申报(指在院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在岗人员,包括院部级党组织副书记、学工组长、团总支书记、学工干部等)。

  3.申请人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1项,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4.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年内因各种原因被终止者,五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

  (4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人;

  (5)连续两年(指20232024年度)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

  (6)申请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其他类别项目者。

(四)2025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的申报条件

1.申请人应符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教社科〔20062号)的相关规定,申请人须为专职思政课教师(2024年在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库更新过个人信息),实际从事思政课教学、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近三年的思政课教学评价结果平均排名位居所在高校全体思政课教师教学评价结果前40%(申请青年项目的,近一年思政课教学评价结果排名位居所在高校全体思政课教师教学评价结果前40%)。申请人需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申请评审书》填表要求填写,并通过申报系统上传《申请评审书》、评教结果证明(所在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盖章)电子文档。每位申请人限报1个项目,鼓励吸收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担任课题组成员。所列课题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2.“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的申请人,除符合第1项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1)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11日后出生),从事思政课教学不少于3年。

2)热爱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理论功底,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经常性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业绩突出,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和同行肯定。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优先推荐申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获奖者;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类活动获奖者。

  3.“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青年项目”的申请人,除符合第1项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1)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9011日后出生),从事思政课教学不少于1年。

  (2)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经常性与学生谈心谈话,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4.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的负责人;

  (2)申请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其他各类项目的负责人;

  (3)申请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负责人;

  (4)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3年内因各种原因被终止者,5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5)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负责人;

  (6)连续2年(20232024年)申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类一般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

  (7)近5年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各类项目资助者,不得以相同或类似选题进行申报。

  四、其他要求

  (一)申请人应认真阅研申报要求及以往立项情况,提高申报质量,避免重复申报,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二)申请人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和立项资格。

  (三)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表中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现申请人姓名、所在学校等相关信息,否则按作废处理。

  申报系统联系电话:010-625106671531376630715313766308;电子邮箱:xmsb@sinoss.net

  社科管理咨询服务中心联系电话:010-58805145;电子邮箱:moesk@bnu.edu.cn

五、申报流程

(一)网络填报

申报人登录教育部社科司主页(http://www.moe.gov.cn/s78/A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申报系统填报。

2025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2025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2025 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的网络填报时间为228日—32617时。

2025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因限额可能需要评审,网络填报时间为228日—31817时。

上述申报时间为科研处结合教育部通知拟定,如教育厅要求申报时间提前,科研处将另行通知。

(二)纸质版材料

1.从申报系统导出的《申请评审书》,一式1份;

2.经所在党总支或二级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签字盖章的《科研项目意识形态审查表及科研诚信承诺书》,一式1 份。

纸质申报材料提交时间同网络填报时间一致。

纸质材料提交地点:明水校区办公楼 1501 室。

(三)电子版材料

各单位将申请人电子版《申报书》汇总后统一发送至科研处邮箱 kyc@sdpc.edu.cn

详细申报要求请参看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

cn/s78/A13/




科研处

  202534





友情链接